1981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在主持了两个独立的试验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优等生。
而环顾我们周围,或许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差生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事实,划分学生为优等生、中等生、差生(现在又被称为学困生)是大多数学校以及老师的通行做法。
这意味着,在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小组内,总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达到优秀,也总有一部分学生不及格(相对其在班里的位置)。
针对这种认识,布卢姆指出,人的潜能大体是相同的,绝大多数差生的形成不是因为他们智力低下,而是由于学习过程中的失误积累造成的。
基于这种认识,布卢姆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好功课,只要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给予正确有效的指导,“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考虑到个别差异,又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布卢姆通过长期的实验提出了教育史上著名的“掌握学习法”。
“掌握学习法”由四个环节组成,即定向、测试、评价、矫正。
布卢姆认为:“有效的学习始于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他把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精神运动领域。其中认知领域又分了六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教师应该按这种目标分类的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划分归类,然后把经过分类分层的教学内容组织成若干教学单元,并编制每个单元的形成性测验及其标准。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好坏,就是看他达到掌握目标的程度。
他提出“目标分类理论”,通过对学生各个行为的测量,确定学生掌握知识和智力发展程序。这就要求教学和评价都要遵守教学目标分类,使教学和评价的度量达到统一。为了反馈信息的科学性,布卢姆详细阐述了标准化试题的编制、题库的建立、双维细目表的解释等。此外,还介绍了如分数平均值、分数的中位值、标准差的计算,信度和效度的评定方法,百分等级的评定,原始分数和正分数、标准分数的转换等。
测验和评价不是单元教学的完结。反馈分析后,对没有达到掌握标准的学生要再用一定的时间,通过老师补课,教师指导,或学生自学,互助,然后再进行一次平行性测验,直到达到掌握标准。这样,学生的基础不会欠缺,就有利于下一单元的学习。
在布卢姆看来,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师生学业目标固定化,压抑了师生的抱负水平,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相当数量的学生年复一年遭受挫折和羞辱,他们对学习的信心被摧毁了。这种传统教育方式的是知识精英教育!
在布卢姆看来,现在的教育问题已经不再是发现少数成功的学生,而是使多数学生成功。他的这些观点在欧美早已成为共识,而在精英教育思维还远没有清除殆尽的中国,重新思考并继承布卢姆的丰厚遗产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布卢姆的教育理论也显出了许多不足,比如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认知领域,把观察、感知、思维过程当成对某一概念、原理的验证手段,这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热情、欲望、兴趣。比如,掌握学习理论确立的目标具有高度内效性,开放度不够,其中的形成性评价标准是绝对评价标准,这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创造力的提高,这些,都是应该加以修正的。
(摘自:《教育家》2004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