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可能会搞有评委评分的比赛活动时,请你看一下本篇文章,这会提示你可能出现的某些误差。)
在所有的比赛中,为了消除个人打分中出现的偏差问题,现有的做法大都要采用以下的方法来消除可能的偏差,例如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选手随机排队,单项循环等方法。尽管如此,还会出现很大的偏差,我把它们列在这里,供大家参考。(但还得有一个条件:所有的评委都是认真的、评判的内容都在其能力范围之内。)
1)标准的认同:评委对该项活动的理解不同,先期经验不同,所以需要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和消化过程,所以比赛的前几名的选手可能就会成为实验对象,一般来讲前几名选手的分数会有过高或过低的可能。
2)邻居效应:评委间相互影响因素也会让所有评委间的差异逐渐倾向统一,这是一种潜在的心理作用,特别是每一场都有唱分安排时,该作用就会非常明显。在相互影响中,有的评委特别容易受到其他评委的影响,但很少会不受影响的。
3)首分定位:首分效应会使得评委们在今后的打分中不段地朝向首次打分的相反方向转化,例如开始打高分后,会不断朝向打低分。原则上首个打分过高可能会给以后的更好的选手留下了很少的空间;反过来,如果打得过低,后来差的选手也没有了下降空间。
4)过敏神经:由于打分的标准和分类是弹性的,每个评委都会以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打分。非常可能会出现与主办者的意图相矛盾的现象,而且个别的评委非常有可能有一根“过敏的”神经,触及到这个神经后,可能会出现突然的高分过低分。
5)颠簸效应:当选手们的水平持续在一个水平时,如果出现一个稍有差异的选手时,分数会过分的高或低。
6)疲惫后果:疲惫是影响评分质量的最大因素。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认真的评委,如果连续工作一个小时以上都会开始疲惫,于是判定的结果就会不准确。
7)背景因素:每个评委都会有各自的性别、性格、经验、知识结构与能力模式,这些都会影响评分的客观性。特别是评委如果与某个选手很熟悉就会有先入为主的可能。如果评委有了私人的目的,结果就更不好确定了。如果在所有的评委中只有一个这种情况,这个评委不会对结果有影响,因为他/她的成绩会被去掉。
8)氛围作用:现场观众对评委的影响,例如选手得到观众的掌握或欢呼,评委的评分一般来说会普通高一些,相反的情况也会有这样的效果。
9)级差大小:评委对分数的区分度的大小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有的评委在最好与最差间的分数为零点几分,而有的可能是几分或十几分,这对最终的结果将会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区分度大的评委对最终结果会有很大的影响,而区分度较小的评委对结果没有太大的影响。
10)总分与细分:打总分的好处是突出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但很容易造成很大的误差。打分项分的好处是突出了客观性,但可能会方向上的误差。
以上是影响评委打分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会使得选手的评比出现较大的误差,但是还有一个更大的误差因素,就是现场提问,特别是由评委现场出题,误差的可能性会来自于问题的领域、深度,问题的陈述方式、对问题的期待和标准、现场人员(包括评委、选手和观众)对这些问题的反映等等。